网站公告:

    《教授》:一个叫理查德的男人决定去死

    阅读数:4513 赛博格的章鱼 认证评论员 2019-05-29 收藏
    约翰·尼德普放飞自我,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慷慨赴死。

    我们唯一能确定的事,就是死亡。

    1.jpg

    在得知自己只有6个月的生命后,大学教授理查德决定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他抛弃了常规的伦理道德,尝试更自由甚至疯狂的生活。

    约翰·尼德普在《教授》中依旧是一个略显神经质的角色。我们大概可以推测出理查德在知道自己生病前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在学校应付懒惰的学生,在家应付貌合神离的妻子与叛逆的女儿,平淡的生活让这个中年男人逐渐麻木,直到死亡突然降临,打乱他的节奏。

    FUCK三连.jpg

    从医院出来后,理查德连用三个F**K”质疑癌症,质疑自己,甚至跳进湖中质疑上帝,有趣的是《肖申克的救赎》里安迪的湖是他的新生,理查德的湖是他的结束。

    8.jpg

    除了接受死亡外,理查德已别无他法。在剩余的日子里他开始放飞自我,过上了一种与众不同的生活。

    时间.jpg

    他开创了一个新的教学模式,为了不浪费自己仅剩的六个月,他把穿运动裤的体育生、虚伪的政客、吸血鬼资本家和混日子的学生赶出了教室,在草坪或是酒吧上课,在大麻与酒精中进行柏拉图式教学。他把拿满分的规则定为“教会大家一个新知识”,在他看来,没有什么能比在仅剩的时间里体验新事物更能安慰人。

    过一生.jpg

    于是,他尝试与出轨的妻子妥协,支持同性恋女儿,在课堂上抽烟,和服务生搞艳遇,将中年危机远远地抛在了脑后,把没有体验过的人生重新来过。

    头发.jpg

    我一直期待着事情出现转机,期待着理查德的癌症是误诊,期待着影片最后理查德又容光焕发地回到学校,然后平静地过完一生。但最后我才明白,既然理查德会死去,我们也会死去,何不在路口选择一条谁也没走过路,或是选择一条根本没有路的田野,去体会人生的美好。

    7.jpg

    有的版本为《理查德的道别》,而非《教授》。“教授”这个译名抛弃具体的个人,抛弃了动作,抛弃了作为人的属性,只保留了名词,或许是暗示这样的事也会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

    相比理查德,我更喜欢丹尼·赫斯顿扮演的彼得,理查德是一个放荡不羁的“老油条”,而彼得则是一个好好先生。

    3.jpg

    他有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一个爱唠叨,爱显摆的老婆,一个即将死去的朋友。彼得惧怕死亡,他极力避免自己与死神沾上边,即便是在口头上。当理查德告诉他自己时日无多时,彼得表现出了极大的悲伤,仿佛得癌症的不是理查德而是自己,但当理查德随口说出,“你也有可能因为癌症去世”,彼得又表现出了厌恶。

    无论是出于帮助理查德还是安慰自己的缘故,彼得把理查德拉进了“癌症互助小组”。在互助会上,理查德一言不发,而彼得痛哭流涕,既是害怕失去朋友也是害怕癌症。当然,最后理查德一把拉走了彼得,逃离了这个“负能量圈”。

    9.jpg

    彼得很真实,他珍惜理查德这个朋友,与他感同身受,一面宽慰理查德坦然面对死亡,一面又为了支撑老婆四处旅行的虚荣心与高消费又害怕死亡,回避死亡,不愿谈及死亡。

    他正直不浮华,但理查德在喧宾夺主的“告别会”上对他的肯定又激起了这个男人小小的虚荣心。

    彼得.jpg

    彼得就如同我们身边的某一个朋友,或是我们自己,当事不关己时冷眼旁观,当事到临头时手足无措,或后悔或绝望。

    同理查德比,我们是幸运,因为在死神到来之前,还有一点点自己的时间。同样也是不幸的,因为理查德毕竟能知道自己的“最后时日”,而我们不知道。

    2.jpg

    或许,死亡也是不确定的事。

    穿帮镜头:变换的酒杯

    穿帮.jpg

    在酒会上,理查德先是举着红酒杯向所有人“告白”,一个镜头后,红酒杯变成了香槟杯。

    相关讨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