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孤独的生还者》:幸存者的二次救赎

    阅读数:18144 红塔山小萝莉 认证评论员 2014-02-21 收藏


    彼得伯格玩儿沉了《超级战舰》,恶评如潮,成了当年金酸梅的座上宾,没想到一年之后他痛定思痛带来了一部基于阿富汗战争中美国代号“红翼行动”中的一个真实事件改编的《孤独的幸存者》打赢了口碑战,北美票房成绩也不错。同样是战争片,不过是从科幻意淫回归了现实战乱,从盲目夸张回归到了缩小戏剧格局回归现实主义,从庞然大物回归到了人的本身,风格上的转变尤为突出,这体现在本片对于战争场面的高还原度的精心雕琢之上。





    好莱坞此类的战争片,除了反战的一贯主题之外就是对于人性的探讨,人性在电影当中长期作为一个母题被无数导演和编剧打磨和发掘,人性之善与人性之恶,人性的无数种可能性,长久以来埋在一个个故事之下,《孤独的幸存者》亦如此,在这个故事里人性像是一块儿粗粝的璞玉,埋葬在危机密布的塔利班恐怖森林,经过片中设置的两次重要的选择,观众也跟随导演终于将这粗粝的璞玉打磨成了光滑的美玉,所散发出的光辉升华了本片的主题。





    影片自片头开始就穿插了一段美国海豹突击队队员真实训练的片段,由此奠定了写实的基调和拉开了主旋律的篇章,而后慢慢根据主角,事件当事人,幸存者马库斯的记忆而展开故事,一个倒叙作为开端,倒叙中穿插着美式战争主旋律风格的台词拉开了影片的序幕,虽然不是以他的视角来讲述故事,但这样的方式更能体现战争的残酷性和军队中的兄弟情义。影片开篇后对于每个军人家庭和生活细节的温馨铺垫看似轻描淡写实际上是为之后到来的血腥暴风雨做出对比,以突显战争片这个类型长期以来的反战主题。





    此片值得称道的是导演在迅速的将事件背景和主要人物交代完之后,立即进入了主题,一场激烈的战争戏,所有的人物性格刻画,绝境中的选择,救赎,生死一线之间抵抗与释然完全在这一段之中展开,影片的战争场面上做出的革新让人印象深刻,写实的特性发挥到了极致,无需配乐的情绪和气氛调动,全凭借细微的环境音的轻微变化开始一步步的走向危机的边缘,前半段侦察敌情时的死寂慢慢过渡到敌军来袭时的枪林弹雨,声效成了转场和营造气氛的利器,甚至后半段的营救就没有达到中间部分真实的令人不寒而栗的枪战来的刺激,在战争场面的调度上倒是没有多少新意,甚至手法非常克制,完全的将惨烈的体现交给了声效和氛围。





    影片的主题实际上也抓住了两个关键情节而引人深思,也可以说是二次救赎,一次意外让四人小分队遇见了牧羊人,这个时候几人已经遇上了通信受阻的问题,放走这几个牧羊人的后果可想而知,只有死路一条,这个时候依然能够采取投票的方式来决定牧羊人的生死,而这个选择也决定着四人组接下来的命运,而这个事件也成为了本片最大的戏剧性情节之一,其次是片尾的二次救赎。在执行任务和人道主义之间他们选择了后者,有道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个善举却引来了大批卡利班武装的进攻,让人怀疑这句话的真实性,直到组里队友战死只剩马库斯一人之际,一个善良阿富汗人的援手伸出之际方可再次感受马库斯的救赎。





    激战场面的剪辑干脆凌厉,除了氛围上的音效营造之外还有主角身体状态的和情绪的特殊音效,非常有效的让观众代入了战役之中,导演对于炮火中人心理和身体极限的展示也十分可信,通讯员莫非身负重伤,手指被打断,腿部严重受伤,大脑意识一时出现模糊的状态,在极其危急紧张的隐蔽状态下自言自语,声音极大再次引来敌兵围攻,但知道牺牲的那一刻他的意识还是清醒的,作为一个绘画和设计的爱好者,他的手指被打断,意味着死神的逐渐降临。虽然四人都是顶尖的展示,但毕竟寡不敌众,不断打着游记,其中两度集体从山崖上摔落,通常这样的场景会经过剪辑,但是两次从山上跌落的过程都以非常惊险甚至直接的方式展现了出来,细节令人震惊,每个人跌落的部位和音效各不相同,在那一瞬间你会不自觉的为这几位精锐捏一把汗,如此惊险的情况下会生怕其中一位摔落在巨石上身亡。





    但主旋律毕竟是主旋律,在塔利班武装人数如此之多,地形如此不利,形势极为危险的情况下,四位战士还是没那么容易被轻易搞死,几乎人人都被乱枪射中,两度从几乎垂直的山坡跌落,体力消耗严重的情况下依然能够清醒的作战,不得不让人佩服,再回想下影片开始前的那段真实的影响素材,在此时起到作用了。





    这四位战士的性格和在影片中的作用其实十分明确,最年轻的通讯员战士心理素质明显没有三员老将硬,牺牲最早,迈克上尉的作用跟大部分同类题材战争片相似,是一个必须要牺牲的高大全角色,也就是承载了一部分意义和主题的人物,果然,影片中两度出现的最重要的一句台词:“人一定要战斗到底”就出自他之口,在上坡上拨通无线电话请求增援之时的伟岸身姿和中枪时的慢镜运用会然有种天朝红色主旋律抗战英雄的错觉。而阿克斯这个角色相对来说没有承载太多的主题诉求,是我很喜欢的一个角色,犀利坚强绝强,火拼到了最后一刻,让人扼腕。





    恶战结束后的一段阿富汗人对于马库斯的救赎这段情节过于冗长,马克沃尔伯格的表演在这一段儿可圈可点,孤独,困惑,暴躁,失落,剧痛,挣扎等等虽稍显过火但都十分到位,这段想说的其实很简单,无非是再险恶的环境依然会存在正义和善,人道主义不分国界。但掺杂了太多不必要的细节,阿富汗人的儿子这个角色让人看到了战火中儿童的不幸,除了直面生死,亲历战乱之外还随时面临着灭族,丧父和死亡的威胁,马库斯关于刀子的一个细节看似是一个缓和气氛,刮骨疗伤的情节,其实在为这个孩子最后的机智和勇敢做了一个小铺垫,但正因为后面的细分过于冗长使得片子前后稍显割裂。还好收尾及时,又给拉了回来。而开头抛出的一个阿拉伯马的包袱则不知去了哪里,消失在了风雨中。





    作为一部主旋律气息浓厚的战争片,用了很大的篇幅来呈现战争,在这个过程当中把类型片该有的包袱和主题通过不同的方法都给抖了出来了,看起来十全十美,但仔细一想还是一个似曾相识的故事,始终没有跳出这类影片的束缚和框架,但是对于枪战场面还原度和音效上的逼真,本片可以说是臻于完美了。对于彼得伯格本人来说,继《超级战舰》之后,他掌舵的这艘《孤独的幸存者》还是顺利的完成了任务!








    相关讨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