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黑色曼陀罗在绽放——《斯托克》(含剧透)

    阅读数:10005 陈阿喵 LV1 2013-07-27 收藏

    文/陈阿喵@人人影视

    斯托克是朴赞郁导演蓄势待发进军好莱坞的首部个人全英语对白的新作,我并不认为有必要去和他的其他电影作品相比较,无论是在导演的惯用风格方面亦或是剧情展开人物关系设计等方面,都是一个独立而完整并且没有任何可比性的故事。


    故事是从一个遗世独立却异常不和谐的美国家庭关系展开,逐步发展成了一部黑暗血腥的心理惊悚片。片头随着画面的多方位切换开始了女主角印蒂雅·斯托克的自述,让我一度以为这只是一段文艺青年的独白,不曾想却是与片尾的血腥场面衔接呼应,才发觉自己刚刚进入的是一个绝对残酷血腥的冷漠世界。


    情节核心一直围绕着性格古怪的印蒂雅不同寻常的行为和阴郁冷漠的情绪不断向着黑暗深处延续。而先前从未出现在这个家庭中的查理叔叔对于印蒂雅的感情,除了亲情之外,我想更多的应该是他们嗜血心理上的吸引,让他如此着迷。查理所做的一切——17双相同款式的牛津鞋作为印蒂雅的生日礼物以及那双高跟鞋、每个节日给印蒂雅寄的信、不顾一切从精神病院赶到印蒂雅身边、杀害所有知道有关他过去事情的人等等,这一切都是为了唤醒印蒂雅内心深处最黑暗最直接的“邪恶力量”。这大概就是斯托克家族血统沿袭下来的嗜血性吧。就像他们那充满诱惑同时致命的相似瞳孔!就像他们异于常人的敏锐感知力!


    在片中不少细节和道具为叙事的连接、人物的塑造以及氛围的烘托营造出鲜明对比或是遥相呼应的效果,可谓十分细腻而壮观,可见导演朴赞郁和编剧温特沃斯·米勒的功力所在。比如黑色眼镜和皮带都出现在了三个斯托克家族人的身上(预示着血脉的延续和基因的传承)、圣甲虫推动粪球的画面与查理推动圆形石头压在埋藏尸体的土地上的画面也是似曾相识、以及查理杀死乔纳森、理查德的不同手段与用皮带勒死管家、金姨的手段形成对比(暗示着斯托克家族血统的特殊性)等等。


    而整部电影里的所有剧透线索都在人物的一言一行中点到即止,我提供几处我认为较有指向性的关键语句:
    1) 片头印蒂雅的自述【印蒂雅:这些感知是渴望了一生的结果,渴望被拯救,渴望被补全,就像渴望被风吹起的裙摆。我并非是由我自身构成,我系着我爸爸的腰带,穿着妈妈的上衣,鞋子是我叔叔的,这就是我。】
    2)查理拥着伊芙琳跳舞时【查理:对我而言,我是谁也不重要。】
    3)打猎时父亲曾对印蒂雅说过【理查德:有时你要做点坏事来避免做更坏的事。】
    4)查理在餐桌上对母女俩说起理查德曾说的话【理查德:不回家的家人哪叫家人?】
    5)查理在理查德车里被安排去纽约时【理查德:现在我只能爱你少一点。】
    【查理:你应该爱我的,不是吗?】


    另有一个我认为是极其富有隐晦意义的关键点,出现在金姨在旅店坐立不安时电视机里放的动物纪录片,伴随着很大音量【食物紧缺时,即便是亲人也没有意义,手足之争看似残酷,实则是适者生存…】这大概就是为什么查理会对自己亲人痛下杀手的原因,只是把“食物紧缺”换成“缺乏关爱”吧。


    注意到片中的色彩以红、绿、黄、黑为主不断穿插在荧幕上,逆反着影片本质上黑暗阴郁的意义。这些色彩的运用也正是影片在细节处理上的绝妙之处。
    根据米特里的电影色彩论的研究分析来看,红色代表着愤怒,片中较多表现在血迹和杀戮上,这也是印蒂雅和叔叔查理因愤怒情绪而引发血腥本性的体现;黄色代表着背叛,比如母亲伊芙琳的发色、屋里的墙纸等,都暗示着母亲对于查理不该有的性欲,不论是出于寂寞还是因为查理长得太像理查德,在印蒂雅看来那都是伊芙琳对于父亲的背叛,而生日礼盒上的黄色丝带,也暗示着印蒂雅发现自以为父亲从小送给她的礼物都是查理所为后感觉被蒙在鼓里被欺骗背叛的心情;而绿色主要出现在家内的墙纸和印蒂雅的着装上,当观众已经将关于叙事环境和女孩视觉印象的内心主观色彩界定在绿色上时,突如其来血腥红色更加渲染了惊悚恐怖的气氛;黑色作为最阴暗的颜色,其阴郁程度可想而知,片中无一例外在漆黑夜晚的杀人作案现场有所体现。不知是巧合还是导演刻意安排的,在几个脸部大特写中仔细看到查理和印蒂雅的瞳孔[i],两者是几近相似的黄绿色,完全不同于母亲伊芙琳的浅蓝色瞳孔(暗示着相同的血统),而印蒂雅的瞳孔外围却比叔叔查理还要多一层黑暗的色调,也许这也意味着印蒂雅会比查理有更为疯狂冷漠的嗜血本性。


    作为一部心理惊悚电影,其中也不乏看到了些许希区柯克电影的影子——明亮鲜艳的色彩组合、赤裸直白的血腥画面以及长驱直入的配乐音效等等,为整个故事的叙述锦上添花。但不似希区柯克往往在其电影的象征性元素例如楼梯中带来的恐怖感,朴赞郁在对于楼梯的运用上更多在于刻画人物的心理状态。片中有两个运用到楼梯的场景,一个是在追悼晚宴上,另一个则出现在查理全盘托出真相时。其间客体主观化镜头和闪回镜头交错展现了印蒂雅和查理之间的情绪心理变化。另外查理借助儿童滑梯杀害乔纳森也是一个相似的延伸。


    这部电影依旧延续着朴赞郁一贯的黑暗惊悚风格,略带复古的气质和色调,在叙事功力、人物心理的呈现和悬念的设置上都堪称同类型电影中最为细腻精致的。流畅的镜头切换、对细节的隐晦扑捉外加上微妙音效的放大与结合,给影片带来了极大的观赏性。比如从印蒂雅的视觉世界向她内心回忆幻想转变时,画面是通过梳理母亲的金色头发幻化出父女两打猎时伺机等待的草坪,别提多炫酷了。再如印蒂雅看到所有查理的来信时,两人读信的声音相互交错又重叠意味着查理在书写时的笃定情绪和印蒂雅慌张的认同感。整个故事的框架结构在捋顺思路之后还是比较好理解的。


    印蒂雅·斯托克在我看来就像一朵黑色的曼陀罗,高贵典雅而神秘。曼陀罗的花语是无间的爱和复仇,代表不可预知的死亡和绝望而孤独的爱。而黑色的曼陀罗是这类花中最高贵也是最稀有的品种,代表着不可预知的黑暗、死亡和颠沛流离的爱。它清丽,枝叶妖娆,有剧毒,无解。这不正是印蒂雅的特征吗,带着不可预知的死亡气息和绝望而孤独的爱告别过去转身离去。那穿出水泡的旧鞋子、第一次喝红酒、出现的性幻想和性高潮、查理送的高跟鞋无不暗示着印蒂雅的长大——“就像一朵花不能选择自己的颜色,我们也无法为我们的将来负责,当你意识到这个的时候,你就自由了,长大就自由了。”是的,这朵黑色曼陀罗已经绽放了。


    PS:
    给电影原声点赞!给预告片点赞!(附链接)
    http://www.yinyuetai.com/video/647047
    Summer Wine 中英字幕 -- Lana Del Rey 翻唱版
    http://www.yinyuetai.com/video/644316
    Becomes The Color 预告片-- Emily Wells演唱





    [i]人物瞳孔大特写对比图:


    相关讨论

    评论